丨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
丨首发于[XXX]:华商韬略(hstl8888)
丨作者:迟玉德
4月22日,曾靠短视频爆红的papi酱,给母校中央戏剧学院捐了2066万,该消息得到了一些报道,却没有广泛流传到平易近众层面,许多人感慨:这个靠短视频火起来的“2016年第一网红”已经由气。
papi酱热度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投入短视频的“人才网job.vhao.net”越来越多:与papi酱的过气造成光鲜对照的是,短视频行业却越来越火,被称为直播之后的又一个内容守业风口。
1.风口里满是钱味儿
短视频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,新老互联网巨头都争着往外面砸钱。
与微博绑缚发展的秒拍是短视频领域的领军者,早在2015岁尾,它就拿出1亿美元扶持短视频守业,2016年11月,它再次拿出10亿元打造短视频上上游家当链,而其母公司一下科技则于同月取得由新浪微博领投的5亿美元融资。
与秒拍异样重视短视频生态建设的平台是今日头条。在秒拍宣告10亿元补贴筹划之前,今日头条已于2016年9月宣告:未来一年将拿出至少10亿元补贴短视频创作者,今年2月,它还向海外进军,收购了美国短视频平台Flipagram。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称,“短视频是一个前景光明的领域”和“一件方向正确的事”。
秒拍和今日头条是短视频领域的双雄,两者互不相让,秒拍称“秒拍就是短视频”,今日头条文唇枪舌剑地回应道,“今日头条已经成为国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,没有之一。”
在秒拍和今日头条争得弗成开交的时候,后起之秀快手闷声发大财。3月,快手实现了总金额3.5亿美元的第一轮融资,领投契构为腾讯。
马化腾在谈及这笔投资时说,“快手专一于服务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和分享,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款异常切近用户,有温度、有生命力的产品。”
除投资快手之外,腾讯还推出了培植内容守业的“芒种筹划”。该筹划的1.0版本于2016年3月推出,补贴金额为2亿元,今年2月尾则推出了2.0版本,补贴金额追加12亿元,而短视频创作者是重点培植对象。
追逐这场风口的还有美拍。这款于2014年5月上线、以女性为主要用户的短视频运用,上线9个月就俘获了1亿用户,到今年1月,其用户总规模已经突破1.6亿。美拍与美图秀秀出身同门,其母公司——美图已凭借这两款火爆运用于2016年12月在香港上市,当下市值超过450亿港元。
美拍的成功刺激了陌陌。陌陌去年因抓住直播风口入账26亿元,如今直播风口暂缓,陌陌又来赶短视频的风口。3月尾,陌陌将原本的短视频模块整合放到一级入口“附近”的位置,陌陌CEO唐岩对此次调整异常重视,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,称“视频化的使用场景可以为用户提供丰硕的文娱化内容”,并强调“陌陌将从一个交友性子的对象性平台,转型进级为一个社交泛文娱平台”。
这么大的风口肯定少不了阿里的介入。异样是在3月尾,阿里宣告将旗下的马铃薯周全转型为短视频平台,并推出为短视频创作者赋能的“大鱼筹划”,该筹划的补贴总额为20亿元。
几大巨头对短视频守业的补贴已经超过50亿元。有评论称,这场风口里满是钱味儿,“薅资同族羊毛”的机会又来了。
2.守业明星
每场风口都能培养一批明星守业者,短视频也不例外。
最为人熟知的短视频明星当属papi酱。这个自诩“集仙颜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”自2016年2月蹿红,一个月后就取得1200万元融资,4月份又与善于炮制新闻热点的罗振宇协作,将其第一次贴片广告炒到2200万元的天价,在当时惹起不小的轰动。
papi酱虽然著名,但融资能力有限,能融到上亿资金的则是那些非网红的业余团队,比如一条、二更和梨视频。
一条由《外滩画报》前总编徐沪生于2014年9月创办,面向中产阶级用户,主打“生活·潮流·文艺”类短视频,其作品德调清雅、制作精良,上线15天就俘获了100万用户,如今,其根基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、日活跃用户100万。
一条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不差钱,其天使轮投资达到千万级别,2016年7月又取得1亿元B+轮融资,现金储备达到2亿元,公司估值约为13亿元。
与一条走近似路线的还有二更。二更以“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”为主题,以城市为单元,用2~5分钟的纪录片呈现一小我、一件事物、一个妄想或一种文明,在作风上属于治愈系。2016年,二更的月播放量超过10亿次,整年营收则超过1亿元。
二更也不差钱,它先于2016年3月取得5000多万元A轮融资,又于今年1月取得1.5亿元融资,后一笔融资刷新了国际短视频内容守业的融资纪录。
不过,随着梨视频的横空出世,这个纪录变得不算甚么。2016年11月,原彭湃新闻CEO邱兵上线了资讯类短视频平台梨视频,上线之前,梨视频便取患了1亿美元融资。但梨视频今年2月由于被北京市网信办、市公安局和市文明市场行政执法总队“责令整改”,放弃了本来的定位,转做无关年轻人生活、思想、情绪的短视频。
财大气粗的一条、二更、梨视频集合了一大批短视频守业人才网job.vhao.net,但风口之下,有若干能人甘愿集合在别人的旗帜下干活?更多的人选择单练。
箭厂、陈翔六点半、30秒懂车、王尼玛、潮人小罗等大小短视频团队,亦拉开地势介入到这场“薅资同族羊毛”的风口之中,这些团队制作的视频流传度与一条、二更的没法相提并论,但在圈内小著名望,有的还融了不少钱,比如“30秒懂车”就在2016年8月取得1500万元pre-A轮融资。
体育领域也被视为短视频的大热门。2016年6月,足球评论员董路创立短视频公司“乐播足球”,足球运动员孙继海则推出短视频社交平台“秒嗨”。
短视频守业越来越热闹,投资人和守业者对其即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彷佛坚信不疑,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?
3.透视人道底层需求
俗语说“无风不起浪”,短视频能被炒成风口首先是需求催起来的。
新浪微博的市值在去年11月突破100亿美元,超越行业开山祖师Twitter,短视频的井喷功弗成没。微博2016年8月的财报显示,其月活用户达到2.28亿,连续九个季度保持30%以上的增长,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达到15.7亿,比上一季度增长了235%。这些短视频都来自秒拍,这也是秒拍其后推出10亿元补贴的原因。
今日头条的情形也差不多。2016年,其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达到13亿,日均播放总时长达到3700万小时,比2015年增长了605%,并且,用户在短视频上的花费时长是在图文上的1.33倍。
关于这类高速增长,腾讯亦深有体会,过去一年,其短视频播放量从0.78亿增加到20亿。
用户为甚么突然对短视频产生了如斯强烈的需求?
要弄清楚这个问题,先要相识短视频的种类。
短视频依据制作主体的不同分为两种:
一种是由业余人士拍摄的短视频——PGC(Professional-generated Content),一条、二更、30秒懂车等制作的短视频都是PGC,秒拍和今日头条文是主要发布PGC的平台,它们推出的补贴筹划也是给PGC创作者的。
另外一种是由用户拍摄的短视频——UGC(User-created Content),快手、美拍、陌陌等发布的视频基本上是UGC,这些视频由用户自拍而成,质量不高,主要用于展示自我,最终目的是社交或许成名。这类短视频平台不须要像秒拍和今日头条那样补贴创作者,因为UGC创作者须要的是人气,平台自身的强大就是对这类创作者最大的“补贴”。
PGC兴起容易理解。近两年来,随着4G网络、WiFi的遍及和移动资费的下降,观看短视频变得再也不低廉,与此同时,日趋劳碌的工作也使都市人领有了大量碎片化光阴,用这段光阴观看空灵、唯美、慢节奏的短视频,成为都市人的一种心灵按摩,工作压力越大,这类需求越强烈,这也是一条和二更迅速做大的原因。另外,劳碌不安的都市人也希望抓紧碎片光阴恶补各类消息、知识和观念,追逐这个进步神速的时期。
一份查询拜访数据显示,喜欢PCG的用户主要是大都市的职场精英,喜欢UCG的用户则主要是大都市的职场新人和二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。华商韬略([XXX]:hstl8888)梳理的资料显示,快手过折半的用户是24岁如下的未婚人群,美拍的用户也大体相似,不同的是快手的用户以男性为主,美拍的用户则以女性为主。
与PGC用户追求心灵抓紧和快速进修不同,UGC用户追求的是扩大社交范围和好奇。在快手、美拍和陌陌上,一小我不论颜值、不论出身、不论年龄,均可以成为主角,移动智能手机的遍及使知足这一欲望的本钱趋近于零。关于那些颜值颇高或具备某种才艺的人,这可比上星光大道容易多了。
而关于观看者而言,这是一个好奇或猎艳的好机会。在快手上,你可以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魔幻现实主义天下,那是一个被支流媒体遗忘但却真实存在的天下;在陌陌上,你则可以零距离欣赏各类美男、小鲜肉和肌肉男,有的美男乃至穿戴睡衣,四脚朝天,还做各类小撩拨动作,恍如在拍给男同伙看。
供需双方的需求都基于人道——真实、强烈、无可阻挡,不须要任何激起就会井喷。拿快手来说,它在没有投一分钱广告的情形下,就把用户做到了4亿。
今年,用户关于PGC和UGC的需求不只没有减弱,反而愈发强烈,这给[XXX]和直播走衰之后的内容守业者注入了强心剂。
然而,短视频这场风口真能连续刮上来吗,它会不会像直播一样先被需求和资本猛然催熟,然后归于平淡呢?
4.家当链上的假相
一个家当链得以造成,光有强烈的需求还不行,还要有有效的供给,且供给方要有安康的盈利模式。
UGC短视频由用户供给,这些用户不是在进行短视频守业,平台不须要补贴,他们就会源源赓续地提供内容,不存在供给问题。
PGC短视频的供给方则是一条、二更这样的业余团队,关于这些团队而言,制作具备水准的短视频是一件平常的工作。一条创始人徐沪生说,此次守业实在就是将之前在传统媒体酿成的文明、审美、质量管理、流程管理和分众媒体经营的履历嫁接过来。除履历外,他们还有4K高清拍照机这样的装备——所拍摄的视频乃至可以在片子院里播放。
显然这类高门槛的守业很难遍及,它只合适那些传统媒体精英,如果徐沪生没有“《外滩画报》前总编”这样的头衔,很难吸引到危险投资。危险投资之以是出去,也是看准了这类守业难以复制:一条成功这么久,又产生了几个新一条?
当然,PGC团队没有必要都弄一条、二更这么大,大部分团队的规模都不大,专一于垂直领域,有的做汽车,有的做足球,有的做吐槽,papi酱就是做吐槽的PGC团队。但这类小的PGC守业门槛依然很高,papi酱在成名之后推出Papitube,试图批量生产papi酱,可到现在也没有弄出甚么名堂,就连她自己的作品也供给乏力。
供给起不来的同时,PGC的盈利模式也没有成熟。
今朝,PGC守业者探索的盈利模式有两种:广告和电商。
广告收入也有两种,一种是广告主投放的广告,另外一种是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分红。关于一般PGC而言,拿到广告主的广告其实不易,就算著名如papi酱,也拿不到几个广告。许多小型PGC团队活上去实在是靠平台的流量分红。在短视频被炒成风口之前,全国做短视频的团队很少,每个团队能分到不错的收入。但现在情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,一位老的PGC守业者抱怨,之前是几百个守业者分1亿补贴,现在则是10万个守业者分10亿补贴,“这是一个量级的变化”。
当然在广告方面也有过得舒畅的,一条的广告就很好卖,其3~5分钟的广告能卖到100多万元,而且是宝马、Airbnb、小米这样的客户,今朝,一条整年的广告发卖额约为1亿元。
与此同时,一条还做起了电商,他们从2016年5月开始在微信端开售从大陆、台湾、日本、北欧遴选的自力品牌和设计师产品,仅半个月就做了1000多万元发卖额,一个月就集合了1000多家供应商。一条创始人徐沪生说,“咱们要做的是一个移动端的无印良品、宜家、诚品,这是一个伟大无比的空缺市场。”
一条将自己的电商平台命名为“一条生活馆”,称要做天猫、京东做不了的工作,为中产阶级提供具备品味和设计感的美好商品。徐沪生说,一条2017年要把电商的流水做到10亿元。
一条在广告和电商上无疑都是成功的,但这类成功很难称得上是内容守业的成功,它更像是广告的成功和电商的成功。并且,这类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庞大的用户基数,和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,一般PGC团队是学不来的。
短视频守业者还希望测验考试打赏模式,但今朝还没有有成功先例,支流视察者都不看好这类模式,或以为其即使可行,也难以成为一种主要盈利模式。
关于广大短视频守业者而言,真正可以依附的盈利模式实在是找到一家好的MCN(Multi-Channel Network),或许自己成为MCN。
MCN是一种在平台之下、PGC团队之上的内容中介,可理解为“短视频联盟”。华商韬略([XXX]:hstl8888)梳理的资料显示,Maker Studios是YouTube上最大的MCN,领有4亿订阅用户,2014年,它被迪斯尼以5亿美元收购,该收购案成为刺激国际短视频守业MCN化的能源。
MCN的代价在于,它能为平台提供稳固的内容输出,同时为内容生产者找到合适的平台和广告主,乃至指点内容生产者把握用户心思。总之,在其组织下,短视频可以像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被批量生产和花费。
由于MCN如斯主要,以是短视频平台也主要经由过程MCN孵化短视频内容,比如秒拍就与2000多家MCN公司建立了协作。
MCN的涌现推动了行业的成熟,它匆匆使PGC团队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:秒拍、今日头条等平台发放的巨额补贴也大量经由过程MCN流向那些能连续生产好作品的PGC团队,呈现“强者愈强”的马太效应。
不过,即就是那些活得不错的PGC团队,也要应酬层见叠出的营销号的冲击。
所谓“营销号”,就是一些以剽窃为生的伪PGC团队,这些团队不生产内容,而是在平台上四处征采短视频、影视剧和综艺节目,然落先行有技巧地拼贴,很快就能做出大量点击量颇高的短视频。平台关于这类行动一般保持高度地容忍,因为它须要流量,而PGC团队的制作周期过长了。这样的现状让那些敦朴实实做原创短视频的PGC团队很不爽,他们抱怨称,“这些营销号更易成为平台补贴的受益者”。
整体而言,短视频行业的供给还很不安康,只管有一些优质内容,而且诞生了MCN这样的家当链组织者,但由侵权问题引发的“劣币驱逐良币”问题重大,大量短视频守业者也没有造成安康的盈利模式。
看上去,短视频风口还没有刮起来就堕入了困境,那么,它还能刮起来吗?
5.追一个风口须要理由吗?
互联网圈盛产风口,每个风口都有一套实践。
去年2月papi酱走红之后,短视频守业圈便传播鼓吹“2016年将成为短视频元年”,但后来真正火的却是直播。
遭到袭击的短视频守业者们不泄气,他们以为短视频与直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比如都是丁宁用户的碎片化光阴,都须要智能手机的遍及,既然直播可以成为风口,短视频必定也能够。
并且,他们坚信短视频比直播更合适内容守业者,理由是直播从根本上讲是一款社交运用,很难称得上是“内容”平台,主播做的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唠嗑,不是创作内容,而用户也很少回看直播,更不会转发,乃至不乐意让别人知道:最吸引人的直播常充满低俗、色心意见意义。有人干脆将直播内容称为“工业废水”。
短视频则不同,短视频因为时是非,一般在5分钟以内,以是更强调精华性,内容或唯美,或充满干货,或剪辑凌厉。一个制作精良的短视频通常能取得大范围流传,而观看短视频的人也会关注制作团队,造成比较强的品牌黏性。
当然这些只是实践,在直播火的时候,这类实践缺少说服力。真正让短视频守业者相信“风口来了”的照样资本的力量。2016年9月,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带着10亿元补贴强势传播鼓吹:短视频是内容守业的下一个风口。
今日头条、秒拍等平台的巨额补贴给短视频守业者带来了安慰,但却没有改善他们的处境,在“僧多粥少”的局势下,他们很难依附补贴持久发展上来,同时,由于很多补贴被营销号抢走,他们也很难坚定地坚守原创和出佳构。有评论指出,大量短视频也常充满低俗、色心意见意义,比直播好不到哪里去,比如一些街坊短视频就是一些挑战底线的“污言秽语”。
华商君以为,如果不坚持原创、出佳构和高档次,一个PGC团队很难锋芒毕露,整个行业也将继续在烂泥淖里打滚。
短视频守业者大都艳羡一条,但很多人疏忽了徐沪生在创办一条之前默默积累了若干年,他的文明、审美、质量管理、流程管理和分众媒体经营的履历,不是因某一个风口一会儿酿成的。
如果短视频风口还能刮起来,随风而起的将是徐沪生这类在传统媒体历练多年的精英,没有深厚的沉淀,即使“集仙颜与才华于一身”,也不过是好景不常。
----END----
迎接关注【华商韬略baidu百家】,识风云人物,读韬略传奇,就在华商韬略!
原文链接:50亿补贴能否砸出一个新风口?
版权声明: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,转载请关注[XXX]华商韬略(ID:hstl8888)回复“转载”获取授权。
本文采集于百度百家,作者整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