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俊慧(微信公号:lijunhui0507)
两次冲击IPO遇意外,常州永安的遭受不由令人唏嘘。
2015年6月18日,常州永安(全称“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株式会社”)向证监会报送首次地下发行股票招股解释书,可怜的是,很快赶上“股灾”,股指大幅下跌且国际IPO陆续停息。
2017年3月23日,常州永安再次向证监会报送首次地下发行股票招股解释书,2017年4月14日,证监会核准了常州永安的首发申请,眼瞅IPO在即,常州永安因涉嫌专利侵权被诉至法院,2017年5月6日,常州永安发布关照布告称“因涌现媒体质疑事变”,决定暂缓后续发行事情。
如果说,2015年常州永安冲刺IPO遇阻算受资本市场情形影响,那么,2017年常州永安暂缓发行堪称拜“共享单车”所赐。
那么,常州永安究竟是否构成对他人专利侵权?若构成侵权,又将承担甚么义务?
2015年上半年,是国多年来少见的一波牛市行情。
2015年5月,类似“2015年前四个月99.5%的股票下跌”、“炒股水平最牛的要数上海以及北京两地的股平易近,两地人均获利高达15.64万元以及8.02万元”这样的消息在很多媒体上频繁涌现。
是以,常州永安选择在当时发行上市,堪称“正当其时”。
2015年6月18日,常州永安向证监会报送首次地下发行股票招股解释书,拟发行总量不超过2400 万股。
2015年6月19日沪指大跌6.42%,收至4500点如下,两市近千只个股跌停,当周累计跌幅近13%,随后,国际股市开启长达数月的宽幅震荡。
2015年6月26日,A股跳空低开,沪指跌幅7.4%,守业板当日下跌8.9%,两市跌停个股逾两千只。
2015年7月8日,除权重股,A股上市公司开始大面积的停牌,当日收盘,两市共1312只股票停牌,占A股市场的47.2%;未能停牌也未获资金力挺的股票绝大部分以跌停作结;当日A股再跌近6%,收至3500点附近。
显然,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中,无论是甚么样的IPO首发企业,生怕也不敢贸然发行了,更何况,当时无关部门已经开始总暂缓IPO发行事情。
其结果是,常州永安首次发行也随之“泡汤”。
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公布的信息显示,自2016年8月以来,ofo、摩拜、小蓝、酷骑、永安行、智享等企业先后投放车辆规模近70万辆,注册用户近1100万。
根据今朝各种共享单车平台的运营模式,缴纳押金是获取用车资格的前置条件,而押金收取的标准为99元-299元不等。据此测算,1100万共享单车注册用户将象征着造成为了10-30亿元量级规模的“押金资金池”。
显然,仅靠押金一项,共享单车平台就能归集数亿至数十亿元资金,其想象空间之大令人侧目。
起步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常州永安,也趁势推出了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“永安行”,并祭出“免押金”大旗,一光阴,其势头大有赶超ofo、摩拜等企业的可能。
2016 年下半年起,永安自行车推出了永安行无桩共享单车的营业,将最新研发的无桩共享单车优先投放到成都、昆明、长沙、北京、上海等一二线过往没有开展有桩公共自行车的城郊区域。
2017年3月1日,永安行及其子公司永安行低碳曾与蚂蚁金服、深创投等8家投资机构签订投资协议,约定投资机构向永安行低碳增资,取得永安行低碳少数股权。对此,常州永安董事长孙继胜曾地下表示,这笔融资可能超出市情上所有共享单车的A轮融资金额。
不过,随同常州永安重启IPO,永安行的融资策略发生了变化。
2017年3月23日,常州永安再次向证监会报送首次地下发行股票招股解释书,拟发行总量不超过2400 万股,筹划融资5.98亿元。个中,永安行与蚂蚁金服、深创投等8家投资机构又签订《终止协议》,终止前述投资协作。
2017年3月7日,因摩拜单车涉嫌专利侵权,深圳市呤云技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向北京市知识产权局、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行政救援以及司法救援程序,并分别取得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以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备案受理。
涉案专利为“ZL201310630670.7”的“互联网门禁临时用户授权装置以及办法”发明专利,申请光阴为2013年12月2日,核准授权光阴为2016年7月6日。
其技术原理为,许可装有“与门禁系统交互的授权管理模块”通信终端,比如手机或平板电脑,完成与门禁系统的交互,并经由过程授权管理进而完成门禁解锁。
2017年4月18日,“无固定取还点的自行车租赁运营系统及其办法”(专利申请号201010602045.8)专利持有人顾泰来,以侵害其发明专利权为由将永安行先后诉至南京、苏州等法院。
涉案专利“无固定取还点的自行车租赁运营系统及其办法”是一项发明专利,申请光阴为2010年12月23日,核准授权光阴为2013年10月9日。
其技术原理与当前ofo、摩拜等共享单车运营模式异常相似,包含用户终端(比如手机)、装有车载终端的自行车(比如具有定位功能的摩拜单车)、运营营业管理平台以及车辆搬运系统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无固定取还点租赁的运作模式上,该技术方案与当前ofo、摩拜等共享单车的“预定用车”模式基本同等,但与其普通用车模式的技术方案有诸多不同点。
而关于常州永安来说,其主营营业城市公共自行车与该技术方案属于完整不同的两个领域,其旗下“永安行”共享单车营业与该技术方案可能存在必定的相似的地方。
一般来说,提起专利诉讼其实不即是必定能胜诉。
一方面,被诉专利侵权人及其余相干单位,可以对涉案专利提议“专利无效宣布要求”;另外一方面,在专利侵权纠纷审理过程当中,即使专利权人一审胜诉,也有可能因专利被无效而二审败诉。
是以,虽然顾泰来起诉了常州永安,然则其实不代表常州永安必定构成专利侵权。
此外,更更重的是,即使顾泰来持有的专利能经得起“专利无效宣布要求”等多重磨练,终极确定专利有效,其专利对ofo、摩拜等共享单车的冲击或影响要远甚于常州永安。
常州永安的招股解释书显示,共享单车收入占常州永安2016年营收仅为0.12%。
这象征着,即使二审终审认定其共享单车营业“永安行”涉嫌构成侵权,对常州永安的影响也是有限的。一方面,因营业量较小其可能须要赔偿的额度不会过高,另外一方面,其后续既可以经由过程与专利权人杀青专利许可,也能够视情形彻底终止该分支营业。
不过,对常州永安来说,三年两次冲击IPO,两次拟发行股票数及募集资金未变化,第一次赶上“股灾”,第二次遇上“共享单车”,都给自己的IPO带来诸多挑战,尤为是第二次涉嫌专利侵权,也给国际诸多待上市企业带来了诸多警示。
(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,长期关注互联网、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干政策、司法及监管问题。邮箱:lijunhui0602#163.com,微旌旗灯号:lijunhui0602,微信公号:lijunhui0507)
本文采集于百度百家,作者整理。